来源:中国民间故事网  作者:廖永华

  “三军个个仔细听,行军先要爱百姓, 贼匪害了百姓们,全靠官兵来救生。 第一扎营不贪懒,莫走人家取门板, 莫拆民家搬砖石,莫踹禾苗坏田产, 莫打民间鸭和鸡,莫借民间锅和碗”。
  1854年(咸丰4年)的2月,地处湖南中部的水府庙湖面上,旌旗猎猎,战船如云,一阵阵带着浓重湖南口音的军歌正是从这里随风传来。但见水军主舰之上,火红的帅字旗迎风飘扬,帅字旗下,精神抖擞的主帅曾国藩与一众将士甲胄鲜明,正在商议出征之事。
  故事还得从前面说起,1852年,太平军出广西,进湘鄂,所向披靡,清朝正规军无法抵御,晚清政府风雨飘摇,不得不利用地方武装为其巩固政权。1853年1月21日,因母丧回乡守制的礼部右侍郎曾国藩奉命帮同湖南巡抚张亮基督办湖南团练,曾国藩认为团练不足恃,决定组建一种新的军队,于是纵横大江南北,威震天下的“湘军”因此而诞生。
  1854年(咸丰4年),2月25日,曾国藩奉命率师出征太平军,并发布《讨粤匪檄》,以褚汝航为水师总统、塔齐布为陆军先锋,统率陆军十三营、水师十营,总计17000人,集结于水府庙地域,蓄势待发。
  却说这天,曾国藩环视大营,见众将士皆摩拳擦掌、斗志昂扬,一时来了兴致,随即呤出上联一幅,邀众人当场应对,对上者,赏银百两,大家一听,纷纷围拢过来。
  看到这,大伙也许有疑问了,曾国藩出口成联那是在常理之中,因为他本就出生于书生家庭,自小饱读诗书,如今更是官拜大清礼部侍郎。但这湘勇乃是一帮武夫,现场应对,会不会太难为他们了?你要这么认为那就大错特错了,要知道,对比当时的军队,湘军是一支最具文化统摄力的军队,是一支由具有共同价值信仰的儒将所主导的军队,其最大特色不在于军制,而在于其深厚的儒家文化。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却说湘军主帅曾国藩稍一沉吟,即当众朗声念出上联:
  湘军出湘中 湘军威武湘中威武
  曾国藩身为主帅,果然一心想着军中之事,即便吟诗作对,仍然意在提振军心、鼓舞士气。
  此联粗看,貌似简单,全联共13个字,却只用到6个字,而其实难也就难在这了,全联除“出”字只用一次,其它5字皆重复使用,尤其“湘”字更是用了4次之多。一时之间,倒也让众人一筹莫展。
  水军统领杨载福思索之间,看到曾国藩身后的书架上有一册《水浒传》,一下来了灵感,当即大声应对:
  水府读水浒 水府精彩水浒精彩
  众人一听,果然不错,入情入景,当场响起掌声。
  陆军先锋塔齐布一看水军拔得头筹,不高兴了,对陆军部将官道:各位,俺是旗人,这个确实玩不来,还望各位将军快快应对。
  但见从塔齐布身后闪出一人,乃是陆军统领管李续宾。李续宾当众一抱拳道:在下献丑了,于是用双峰口音大声读出他的下联:
  华夏构华厦 华夏辉煌华厦辉煌
  塔齐布鼓掌道:各位以为如何?我们陆军部是不是也有文曲星!
  这时曾国藩说道:两位将军对得自是不错,但本帅以为,“水府读水浒”对“湘军出湘中”还有需提升之处,而“华夏构华厦”,对“湘军出湘中”,“华夏”是不是有点“大”?大家继续来!
  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位胡姓营官(笔者怀疑他叫胡涂),抱拳施礼毕,用新化口音读出下联:
  娄氐照娄底 娄氐璀璨娄底璀璨
  曾国藩道:对得也还工整,不过用“娄底”对“湘中”是不是有点“小”?
  要知道,那个时候的“娄底”还只是现今“娄星区”的一个镇。不过说到这胡姓营官,笔者倒是拟了一联,在此博君一笑:
  胡图画胡涂 胡图好帅胡涂好帅
  怎么样?是不是够拽、够臭屁!好吧,跑偏了,咱再回归正题。
  “三军听我苦口说,

|<< << < 1 2 3 > >> >>|


·上一篇文章:“会吃”的旬阳人
·下一篇文章:清明戴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xiaoshuodu.cn/news/qiwen/1821017935858H1K0A9IE2I07AK55F.htm


【相关内容】

揭秘晚清湘军的兴起与落寞:皆因太平天国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