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经典短篇小说   作者:佚名   热度:


        【赏析】
        也许“爱人”这个名词在二十年代的中国是很新鲜而又时兴的吧,所以作者用它做了题目,写了一篇叫作《爱人》的小说。作者写的是一群坐“写字间”的职员的平淡而又无聊的生活。他们聚在办公室里无所事事,只要“那位猫头鹰眼的主任的位子还是空着”,他们就开起老一套的玩笑,或者听胡某大讲嫖经,或者吵着要雷夫君公开什么情书而没趣找趣。从这些日常琐事中,作者着意刻画了雷夫君、小赵等下层职员之众生相,他们日子清苦,精神空虚,总想借助于什么有些刺激性的事物来打破沉闷的空间,调节没有新意的生活。他们追求和幻想着爱人,企图藉此改变自己清淡而缺乏色彩的生活。
        这是个没有重大冲突和跌宕的平凡故事,它好像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从萌发到幻灭,毫无惊人之处,就如同死水中泛起一个脆弱的水泡,稍现即逝。胆小迂腐的雷夫君的“爱人梦”的破灭,未免带上几分辛酸和苦涩,作者在字里行间隐含着对这样的悲剧人物的哀惋和同情。
        这篇小说在结构上是平铺直叙的,这与它的构筑物生活素材是吻合一致的,故事发生于平常的生活中,按照时间顺序一点一点地展开,没有什么花哨的跳跃和时序倒装交叉。不过,小说在情节构思上和细节设计上都独具匠心,从一件很生活化的小事和人物特有的心理状态演化成一篇颇有传奇色彩的小说。故事是由老大不小的独身的雷夫君收到一封“有颜色的漂亮的信”而引出来的,他的同事只把这封五颜六色的信当作情书了,开玩笑地要雷夫公开这封信。雷夫由于莫名其妙的思想驱使,顺水推舟半真半假地予以否认,弄得那帮同事更坚定地认为这“圣人”一定是有了爱人了。这样故事就发展了,因为雷夫君满嘴都是同事们闻所未闻的渊博学问,又加上如今还有人写情书的爱人,所以正在谈恋爱的小赵就虔诚地拜雷夫为师了,他经常来请教雷夫君,雷夫为了不扫别人的头和保全面子就将错就错,幻想出了一个可爱的露西小姐,亦就从欺骗别人到欺骗自己,使自己掉入了幻想式单相思的感情陷阱,沉入了一种令他尴尬的魂牵梦萦的眩晕之中。
        作者的构思是很奇妙的,雷夫这个人物通过故事情节的展开愈来愈生动而富有典型意义。原先他只是爱看书,爱把那些学问说给他人听,他生性“胆小、谦顺、从来不拒绝人”。然而自从他被误认为收到情书之后,雷夫就更为自己的个性所累了,开初给人介绍无中生有的恋爱经验,进而他又沉溺于充满女性抚爱的空想世界里,如此更完善了他的那种带有悲剧色彩的个性。所以说,小说中合理的情节构思使得人物个性自然地发展成熟,并以此达到警世谕人之效果。
        主人公雷夫是个谦恭而又迂腐的书生,在中庸哲学十分盛行的中国很有典型意义。他性格懦弱,顺从到从不好意思拒绝别人,大有那种被人打了左脸就把右脸送上去的礼教遗风,所以,他的悲哀是社会原因和个性缺陷所共同酿成的。他曾在私塾里读过四书五经,忠孝节义,后来又到学校里补习了123和ABC,成绩都很好。这样认真读书,养成了他的读书习惯。他就如同走时准确的钟表一样,生活得极有规律,在公司和住处进行两点一线式的简单活动,“白天照例是到公司办公,晚上照例是看看闲书,再不然就是躺在床上出神”,这样的没有别的喜好和活动,清心寡欲,他简直就像老处女保持贞操一样恪守着自己的生活信条和规则,而从不会例外地做出什么越轨的事。因此,弄得同事们都管他叫“圣人”。他这样的闭琐自己,束缚自己,成了一个只跟书作伴的书呆子,“当他读本书时,他的整个的灵魂都要和书融在一起,他相信书中的每一个字,他觉得书中的人物的经历就是他自己的经历。”即使是他最大的爱好——跟人谈话,也是与书分不开的,因为他说的内容就是书上的,谈话就像背书一样令他愉快,这样他又不自觉地体验了书中的乐趣。
        除了这种迂味十足的书生气之外,雷夫还有的就是胆小顺从即逆来顺受的性格特征。他对假情书的默认式的诡秘态度,也许出于他那种习惯性的、又吻合于某本书中故事的想象,或是由于他某种感情上的需要,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不想让别人失望。后来小赵关于恋爱问题的讨教,对于没有什么爱情经验的雷夫君来说真是勉为其难,但他还是因为不想让别人失望,不想让别人以为他从没有恋爱经历而吱吱唔唔地答应了小赵的要求。从此他就煞有介事地传授起了恋爱经验,一本正经地从心理学说到个人管见,说得头头是道。其实,他只是将《恋爱指南》一类的书本背上几段罢了。但胖小赵领受了这些道道似乎挺管用,满意之余便问起了雷夫的恋爱情况,这样,雷夫自然也不能因此而叫小赵失望,他又搬出了看过的小说出来,从历史到现状,从外表到性情,完完整整地幻想出一个爱人的形象来,连她父母的情况也没遗漏。到这步田地,雷夫的悲哀已够多的了,然而,由于个性的驱使,他更进一步地欣赏并享受起自己的“作品”来了,而且带着一种郑重其事的严肃和甜蜜的心情。随着事情的发展,雷夫的书不够用了,他的想象无法深入了,于是他越陷越深,看起了《女子的性冲动》这样的书,开始产生了对“美丽的女性的身体的幻觉”。当小赵带着恋人密斯童来邀他去北海游玩时,他昏乱得又胡诌了一篇故事,可是,“在望着满脸笑容的小赵扶着充满青春的新鲜的密斯童走出了院子之后,……他木然地把那双无神的眼睛向那窗外白花累累的丁香望去: 他的爱人在什么地方呢?”雷夫君的想象破灭了,他蓦然回到了冰冷的现实中来,屋里空荡荡的。他的心里也空荡荡的。也许,他已经意识到书本和想象不能挽救他的精神,缥缈的幻影并不能替代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幻想再好也是徒然。
        可以说,雷夫这个人物的塑造是很成功的,虽然生活中完全像他的人不很多,但是具有他那种心理状态和某种经历的却大有人在,所以他的故事对一些人有着深刻的启迪作用。
        《爱人》这篇小说注重探索人物心灵的奥秘,写出了雷夫君从欣赏自己的行为到可怜自己的结局这一心理过程,成功地塑造了这个可悲可叹、善良迂腐、依赖书本的不幸书生的典型。作者的刻画不是平面静止的,而是注重在人物行动中折射出他的性格,用故事和细节的积累来一点一点地堆筑出令人信服的人物形象,可见作者的生活功底和创作态度,无疑是写实主义的。
        小说后半部分写到雷夫的幻想型的单相思,使人联想到奥地利著名小说家茨威格笔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我”的单相思,那种隐秘的、痴狂的、自虐的感情,只是后者是有着实体对象的,而前者是只有着不可捉摸的幻影。如果说一个可以算作望梅止渴的话,另一个就好比画饼充饥。因此,雷夫君遭受的感情煎熬同样是深重的,他的命运真可谓凄凉辛酸。
        小说的结尾意味深长,短短一句话,既是雷夫君的感叹,也是作者的感叹,其实它又成了读者的读后感叹。虽则一句话,它却既是故事主人公的语言,又是故事的结果,又是发人猛醒的一个转折。所以,读徐霞村的这个短篇,能给人一种咀嚼生活的回味,虽然通篇作品文字平易淡泊,但内中却隐藏着作者的深深感情,即在嘲笑雷夫的同时,又寄予发自肺腑的一腔同情,它隐含的是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深深的惆怅,也许不少落魄的中国知识分子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莎菲女士的日记

下一篇:王老板的失败




  相关推荐